目前,863計劃共有八個領域、20個主題。
領域與主題
一、生物技術領域
優質、高產、抗逆的動植物新品種主題
基因工程藥物、疫苗和基因治療主題
蛋白質工程主題
二、航天技術領域
航天技術研究發展性能先進的大型運載火箭
三、信息技術領域
智能計算機系統主題
光電子器件和光電子、微電子系統集成技術主題
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主題
通信技術主題
四、激光技術領域
五、自動化技術領域
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主題
智能機器人主題
六、能源技術領域
燃煤磁流體發電技術主題
先進核反應堆技術主題
七、新材料領域
高技術新材料和現代科學技術主題
八、海洋技術領域(非首批)
海洋探測與監視技術主題
海洋生物技術主題
海洋資源開發技術主題
專項
水稻基因圖譜
航空遙感實時傳輸系統
HJD-04E型大型數字程控交換機關鍵技術
超導技術
高技術新概念新構思探索
增強中國綜合國力十一五863計劃 “十一五”期間,863計劃繼續堅持戰略性、前沿性和前瞻性,以增強我國在關鍵高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宗旨,重點研究開發《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(2006-2020年)》確定的前沿技術和部分重點領域中的重大任務,并積極開展前沿技術的集成和應用示范,培育新興產業生長點,發揮高技術引領未來發展的先導作用。
2007年初,科技部正式聘任懷進鵬等158名同志為“十一五”863計劃各領域專家組專家,標志著“十一五”863計劃領域專家組正式成立。這158名專家是根據863計劃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,經過部門和地方科技主管部門推薦、答辯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程序遴選產生的,他們的聘期為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。
“十一五”期間,863計劃選擇10個高技術領域重點部署高技術研究發展,包括信息技術、生物和醫藥技術、新材料技術、先進制造技術、先進能源技術、資源環境技術、海洋技術、現代農業技術、現代交通技術、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等。“十一五”期間,863計劃將在上述高技術領域安排38個專題和一批重大、重點項目。專題是將探索性強、代表世界高技術發展方向、對國家未來新興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引領作用,并有望獲得原始性創新成果的前沿技術作為研究開發任務,以增強原始性創新能力和獲取自主知識產權為目標,支持科研人員在確定的前沿技術方向,進行新概念、新方法,以及概念模型和原理樣機的探索研究。鼓勵科研人員開展探索性強、風險較大,但研究思路科學合理性、具有鮮明的創新性的研究,激發科研人員的首創精神。專題每年定期公開發布課題指南,通過同行評議和評審的方式,擇優確定課題責任人和依托單位,立項結果向社會公開,接受全社會監督。項目是將集成性強、有望形成未來戰略產品和技術系統、可以進行應用示范、有利于產業技術更新換代,并具備較好的人才隊伍和研究開發基礎的高技術作為研究開發任務,以增強集成創新能力和形成戰略產品原型或技術系統為目標,以國家戰略需求為背景,進行組織實施。項目遵循“成熟一個、啟動一個,成熟一批、啟動一批”的原則,分次分批啟動。項目任務通過不定期公開發布指南、招標(邀標)、定向發布指南、定向委托等方式落實。各領域設立領域專家組,為本領域的戰略決策和組織實施提供咨詢與技術指導。領域專家組的主要職責是:
1.組織本領域技術發展戰略與預測研究,對領域的目標和任務提供決策咨詢;
2.參與編制項目和專題課題申請指南(標書);
3.審議專題課題和項目立項建議;
4.參與項目實施方案的論證;
5.參與對項目(課題)執行情況的檢查、評估和驗收工作;
6.承擔領域重要技術發展問題的咨詢工作